【山難報導】2018-08-07養老山至基那吉山山難事件

【山難報導】2018-08-07養老山至基那吉山山難事件
 
登山躲虎頭蜂迷路 男子獨留山區失聯2晚幸獲救
 æ²’有自動替代文字。
58歲王姓男子脫隊下山途中意外遇到虎頭蜂,驚慌躲避後迷路,又手機不小心掉落水中,受困山區2個晚上,靠喝溪水充飢,以意志力度過,所幸今天近午被搜救人員尋獲。(記者廖雪茹翻攝)
[自由時報記者廖雪茹/2018-08-09 21:02新竹報導]新竹市一名58歲王姓男子7日與2名友人前往新竹縣尖石鄉養老山區登山,原本欲1天往返,沒想到3人都迷路,所幸陸續都被尋獲;其中,脫隊的王男意外遇到虎頭蜂,驚慌躲避後迷路,又手機不小心掉落水中,受困山區2個晚上,靠喝溪水充飢,以意志力度過,今天近午被搜救人員找到。
橫山警分局表示,本身經常攀登高山的王男,身體狀況還算良好,他說3人原本欲攻上養老山和基那吉山,1天往返;但他因腳受傷,體力不支而脫隊,原本打算獨自先下山,未料下山途中遇到虎頭蜂,四肢等身上多處被蜂螫了7針,也因躲避蜂攻擊而偏離了山徑。
加上,後來他到溪邊喝水時,手機不小心掉到溪裡,以致於無法對外聯繫。因乾糧早已吃完,他在山區以喝溪水充飢,2個晚上找平坦的地方休息。
今午王男被尋獲,他喜獲重生,感謝搜救人員不眠不休的辛勞,隨即在妻子陪同下搭救護車下山,平安返家。
橫山分局勤指中心在7日晚上9點許接獲沈姓婦人報案,指公公王姓男子偕同友人前往尖石登山失蹤,立刻成立專案小組,取得王男失聯最後發話位置,並調閱路口監視器車籍辨識糸統,發現3人共乘的銀色轎車停放在養老山登山口。
尖石警消8日從養老山登山口上山。歷經約13個小時搜救,上午10點多在養老山三角點,先尋獲廖姓和徐姓男子。今天上午6點再度擴大搜尋,終於在11點半在馬鞍段找到王姓男子。
橫山警分局長王文生提醒,近日山上常有大霧瀰漫,民眾登山前應做好萬全準,防雨、防溼、防滑、保溫配備及糧食都不可少,隨行人員對於山勢、山形要能熟悉,才能確保登山安全無虞。圖像裡可能有一或多人、大家坐著和戶外圖像裡可能有5 個人、微笑的人、大家站著
 
獨自在尖石鄉養老山區2晚的王姓男子今午被尋獲,他喜獲重生,感謝搜救人員不眠不休的辛勞,隨即在妻子陪同下搭救護車下山,平安返家。(記者廖雪茹翻攝)
http://m.ltn.com.tw/news/society/breakingnews/2514706?utm_medium=M&utm_campaign=SHARE&utm_source=FACEBOOK
Continue Reading【山難報導】2018-08-07養老山至基那吉山山難事件

【山之訊息】2018-08-03本會教練薛明揚協助空軍第11基勤中隊進行高雄市大岡山山區搜救訓練

【山之訊息】2018-08-03本會教練薛明揚協助空軍第11基勤中隊進行高雄市大岡山山區搜救訓練

 

 

空軍基勤中隊山域搜救訓練 強化救援能量

青年日報記者孫建屏/2018年8月4日 上午12:00高雄報導

為強化救援應變能力,空軍第11基勤中隊昨日在高雄大岡山山區進行山域搜救訓練,置重點於山域搜救原則、GPS衛星定位、地圖判別及野生動、植物識別等,並邀請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域搜救員薛明揚協助指導。

訓練過程中,由薛明揚教練教導參訓官兵使用手機GPS功能標定目標物,透過地圖實施紀錄講解後,以研擬最近安全路線;而每位隊員背負約10公斤裝備器材,穿梭於芒草小徑中,陡坡、緩坡上下交錯,對體力更是一大考驗,最後在彼此互相協助下,順利抵達設定目標點,圓滿達成任務。

空軍11基勤中隊長徐中校向官兵強調,唯有孰悉搜救環境及裝備操作,才能因應突發狀況,成為關鍵時刻的一支救援尖兵。

檢視相片圖像裡可能有3 個人、包括市長、戶外

空軍第11基勤中隊官兵昨日實施山域搜救訓練,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域搜救指導以GPS標定目標物,研擬安全救援路線。(單位提供)

檢視相片圖像裡可能有1 人、坐下和戶外

空軍第11基勤中隊官兵昨日實施山域搜救訓練,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山域搜救指導以GPS標定目標物,研擬安全救援路線。(單位提供)

檢視相片圖像裡可能有4 個人、微笑的人、大家站著、小孩和戶外

空軍第11基勤中隊官兵昨日實施山域搜救訓練,厚植救援能量。(單位提供)

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A9%BA%E8%BB%8D%E5%9F%BA%E5%8B%A4%E4%B8%AD%E9%9A%8A%E5%B1%B1%E5%9F%9F%E6%90%9C%E6%95%91%E8%A8%93%E7%B7%B4-%E5%BC%B7%E5%8C%96%E6%95%91%E6%8F%B4%E8%83%BD%E9%87%8F-160000648.html

Continue Reading【山之訊息】2018-08-03本會教練薛明揚協助空軍第11基勤中隊進行高雄市大岡山山區搜救訓練

專題報導:救難與時間賽跑 攀登山林的無名英雄

救難與時間賽跑 攀登山林的無名英雄

中搜隊員完成雪訓大合照。(羅節芳提供)

更新: 2018-07-26 7:43 PM    標籤登山安全山難救助協會中搜

【大紀元2018年07月26日訊】(大紀元記者賴月貴台灣新竹報導)「中華民國山難救助協會」是一個民間團體,由一百多個登山社團所組成,有一群熱愛山林的人無私的奉獻,平時精進技能,當國家消防單位有請求時盡心盡力,他們與時間賽跑協助山難救助,之後默默退場,把光環留給別人。

一群山林熱愛者的無私奉獻

山難救助協會分北、中、南三區,中區搜救委員會(簡稱中搜)主任委員羅節芳說,「不出勤是我們的願景,推廣登山安全教育才是真正目的。」

一般發生山難的新聞報導都只簡單的帶過「00山難救助協會」參與搜救行動,很少有人知道他們才是山難救助的重要主力,由於消防人員負擔的工作包山包海,要救火還要抓蜂、捕蛇,如果發生山難還要攀登高山搜救,人非萬能,自然就顯出專業和人力的不足。

幸好有一群登山老手,他們訓練有素、熱愛山林,更重要的是他們有無私奉獻的熱情,作為消防人員的堅強後盾,他們都是無給職的志工,當被問到是甚麼力量讓他們能做到這樣?羅節芳笑著說:「有人說這團體是一群空ㄟ、憨ㄟ、肖ㄟ(瘋子和傻瓜)的組合,真的是這樣,我們不分男女,只要冠上『中搜』,使命感就上身。」

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。(羅節芳提供)軟式擔架的搬運拖吊演練。(羅節芳提供)

Continue Reading專題報導:救難與時間賽跑 攀登山林的無名英雄

2018-07-20立法院羅致政委員召開「發展山岳旅遊與登山安全政策」公聽會

近來,國安法第五條修法後,山地管制即將退場,國人可以自由進出山區,對於促進登山活動發展有其正面意義,但退場後,政府缺乏國人入山資訊,一旦發生山難事件,無法在第一時間掌握訊息,容易延誤黃金救援時間,同時耗費國家資源,政府應有對應策略。
其次,每當討論登山安全議題,總在自由與管制的面向打轉,台灣擁有豐富的山岳旅遊資源,2020是觀光局表定的台灣脊梁山脈年,有關登山安全的議題,政府似應從鼓勵國人登山,獎助登山產業發展的角度切入,以積極正面的發展取代消極防災。爰此,召開本次公聽會,就下列議題廣納意見。
一、國安法第五條山區管制退場後,政府對於登山安全應有之作為。
二、從發展山岳旅遊的角度觀之,政府可以提供的獎助措施。

Continue Reading2018-07-20立法院羅致政委員召開「發展山岳旅遊與登山安全政策」公聽會

【山難報導】2018-07-02屋我尾山連走東卯山,22人攀登屋我尾山後6人迷路受困山難事件

【山難報導】2018-07-02屋我尾山連走東卯山,22人攀登屋我尾山後6人迷路受困山難事件

蘋果日報記者李陳信得/2018/07/02 00:01台中報導

台中市和平區屋我尾山步道昨天下午傳出5女1男等6名登山客迷路受困意外,台中市消防局派出搜救人員,昨晚近11點找到他們,所幸一切平安,只是腿軟需要攙扶。搜救人員正護送他們下山,預計今天凌晨1點才能到達屋我尾山登山口。
台中市消防局表示,由侯姓領隊帶領的22人登山隊,今天上午11點30分左右攀登屋我尾山縱走東卯山,從大雪山200林道31K屋我尾登山口出發,約中午12點30分登頂成功,用餐拍照後往東卯山前進。
但有6人下切錯誤方向,導致與領隊規劃路線(往東卯山)背道而走,下午2點左右領隊請6人回頭,但6人仍依屋我尾(麗陽線)臺8線登山口方向前進。消防局昨晚6時59分從簡訊GPS輔助地位系統得知,6人的大約位置在十文溪附近。
台中市消防局和平及谷關分隊出動器材車2輛,消防人員4人、山地救護義消1人、山難搜救協會3人、合計8人,由分隊長曾伯皓帶隊前往救援,晚間7點58分到達登山口,隨即入山搜尋,昨晚近11點找到他們,正護送他們下山。(李陳信得/台中報導)

22人攀登屋我尾山,6人迷路受困。李陳信得攝

https://tw.appledaily.com/new/realtime/20180702/1383274/

Continue Reading【山難報導】2018-07-02屋我尾山連走東卯山,22人攀登屋我尾山後6人迷路受困山難事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