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佳文分享】2016-10-04登山活動不該為了保護而管制,而應為了保護而教育

詹喬愉/登山活動不該為了保護而管制,而應為了保護而教育
特約作者 04 Oct, 2016
photo

登山社群比起全民仍是少數,因此在媒體片面報導之下,大多數不登山,不了解登山的民眾,用輿論扼殺了登山這項戶外運動。 攝影/記者邱德祥
「管制入山,是戒嚴遺毒,是民主倒退」,這句話許多人不能理解,因為事不關己,因為登山社群比起全民仍是少數,因此在媒體片面報導之下,大多數不登山,不了解登山的民眾,以輿論扼殺了登山這項能專業的戶外休閒運動,並且暴露了台灣人民還不了解什麼是真正的民主精神。
在不久前,由時代力量所舉辦登山活動管理的公聽會中,山友一致表達不該管制入山,因為管制絕非解決問題的辦法。
在台灣,憲法保障人民有居住遷徙的自由,若非「危害第三人」,沒有人可以侵害這樣的自由。有人活動的地方,就可能存在意外,無論城市或山林。而政府本來就對人民有急難救助的義務。

Continue Reading【佳文分享】2016-10-04登山活動不該為了保護而管制,而應為了保護而教育

【山之訊息】封山逾10年 雪山西稜線預定 年底開放

封山逾10年 雪山西稜線 年底開放

中國時報記者江詩筑/2016年10月01日 04:09苗栗報導

雪山西稜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日前派員現勘雪山西稜線,預計今年底、明年初可重新開放。(江詩筑攝)

雪山西稜線因颱風造成林道部分路段崩坍、步道毀損,封山逾10年,西稜線內有火石山、頭鷹山、大雪山與中雪山等4座台灣百岳,封山讓許多有志挑戰百岳者無法完成夢想,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指出,針對毀損的部分將規畫採行高繞,預計今年底、明年初會重新開放。

雪霸國家公園內有8條登山步道,包括西稜線、雪東線、聖稜線、武陵四秀線、志佳陽線、大霸線、雪劍線、大霸北稜線等,其中只有西稜線在1988年921大地震後封山,中間一度曾短暫開放約1年,2013又因颱風造成步道毀損而封閉。

西稜線長期封山讓許多山友頻頻投書反映管理單位不應消極處理,且因封山反讓山友冒險爬「黑山」,刻意申請其他路線實際卻走西稜線,萬一發生山難意外反不利救援。

對此,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副處長鍾銘山表示,原本2012年重新開放之際就針對230林道9公里處大崩塌的地方採行高繞,日前與林務局林管處人員已根據步道進行勘查,仍決定將步道崩塌處採高繞方式,找尋安全的路線讓山友進入。

登山步道從簡易到困難分成A、B、C等3級,鍾銘山表示,要挑戰西稜線,原本就需要5至6天時間,且須背負約30公斤以上的重裝備,登山者需具有豐富經驗,因此重新開放後將列為C+級步道,申請者須具備B級以上經驗。

(中國時報)

http://www.chinatimes.com/newspapers/20161001000437-260107

Continue Reading【山之訊息】封山逾10年 雪山西稜線預定 年底開放